電生理學顯微鏡 BX51WI載物臺固定式顯微鏡
適用于腦切片和活體電生理學
設計用于電生理學應用的水浸光學元件
固定載物臺概念帶來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免振的放大倍率轉換
電生理實驗的研究人員主要擔心的一個問題是切換物鏡時發生的振動,結果對標本和周邊設備造成干擾。為解決這個問題,奧林巴斯公司引入了一個概念 – 提供中間變倍體與高NA值長工作距離的20倍物鏡組合,使用戶能夠在高倍與低倍間切換時無須更換物鏡。
IR-DIC觀察,三叉神經運動神經元,昭和大學口腔生理學系,Tomio Inoue博士
安全的放大倍率轉換
20倍浸水物鏡(XLUMPLFLN20xW)與各種中間變倍透鏡使高分辨率觀察成為可能。20倍浸水物鏡(XLUMPLFLN20xW)與各種中間變倍透鏡使高分辨率觀察成為可能。
熒光與紅外的同步成像
使用WI-DPMC里配備的690 nm二向分色鏡,將熒光發送到前面的端口,并將紅外-DIC光線發送到后面的端口,使兩個相機可在不會產生由光路選擇導致振動的情況下同時成像。紅外-DIC觀察兼容775 nm和900 nm波長。
只產生最小振動的放大倍率選擇器
WI-DPMC背面相機端口配備有雙位置的中間變倍選擇器。包括4x高倍中間透鏡和可選的低倍透鏡(0.25倍或0.35倍)。通過單一操作桿實現高倍或低倍選擇,沒有咯噔停止位或止動裝置,在掃描并測量標本時可以最大程度減小因振動而產生的干擾。
* 可特別定購0.5倍、1倍和2倍的中間透鏡。
只產生最小振動的可變咯噔停止位
所有的咯噔停止位,比如選擇相機與眼睛觀察模式時,可以調節為沒有咯噔位,從而不會產生振動。
用于活細胞電生理學的chao高清晰度
紅外-DIC優化光學元件
得益于的偏差補償紅外-DIC光學元件(涵蓋了可見光、775 nm和900 nm波長的近紅外光),在近紅外光下觀察到的圖像的清晰度得到進一步提高,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腦片深處。
可見光DIC 允許操作者以高清晰度觀察組織表面。
775 nm IR-DIC 使在組織切片內組合使用紅外相機觀察成為可能。針對可見光和紅外光波長觀察對光學元件進行了校正,以最少的重調焦實現各種波長之間的快速切換。
900 nm Nomarski DIC 能夠觀察組織的更深處(需要用于900 nm的起偏振片和檢偏振片)。
用于成像的Senarmont補償
使用Senarmont聚光鏡時,通過聚光鏡下方的1/4波長板實施所有對比度調節,從而避免了碰撞載物臺、標本、控制器或物鏡轉換器的危險。
用于改善對比度的帶的聚光鏡
U-UCD8聚光鏡適用于可見光,以及從775 nm到900 nm的近紅外光,這是一種高NA、短工作距離的聚光鏡,可以提高神經細胞觀察時的對比度。WI-UCD和WI-DICD為需要長工作距離的各種樣品提供了解決方案。
用于優化對比度的傾斜式照明
奧林巴斯公司研發了一種傾斜式聚光鏡(WI-OBCD),其長工作距離可以使陰影角度在不移動標本的情況下改變360度。傾斜式照明不需要其它的附件,很容易設置并控制。使用傾斜式照明可以很容易對塑料的培養皿成像(通常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DIC)。傾斜式照明的狹縫尺寸可變,安裝在相應的滑塊上,可以實現快速切換。
WI-OBCD
用于長工作距離的物鏡
設計有長工作距離和特殊角度的液浸物鏡。研發用于電生理學實驗。
宏觀鏡頭和熒光激發鏡組
配備了2倍和4倍的低倍熒光物鏡和用于特殊GFP觀察的熒光激發鏡組。具有長工作距離的物鏡具有最大的靈活度。
用于測量膜電位的物鏡
XLUMPLFLN20xW物鏡具有高NA值和2.0 mm的工作距離,能夠測量細胞膜電位(如左圖所示)。此外,4倍宏觀物鏡(XLFLUOR4x/340)可用于測量組織水平的膜電位。
免振的最小噪音操作
前端的操作系統避免了膜片鉗工作中的干擾。設計理念很簡單,允許在裝置的前端快速完成常用的操作,比如聚焦或濾色片更換。顯微鏡機架和聚光鏡的兩側都提供了寬敞的空間,因此,可以將必要的操控設備放置在緊靠顯微鏡的地方。
免振光閘
熒光光閘水平滑動,沒有止動裝置或產生振動
具有可調節到無咯噔位的功能的熒光激發塊轉盤
使用螺絲刀可以解除6孔位轉盤上的咯噔停止位。
便于在聚光鏡四周調節的設計
鏡架的設計為聚光鏡四周留下了寬敞空間,使其很容易調節Nomarski DIC的對比度,更換濾色片、調節聚光鏡的孔徑光闌,并可以很方便地切換可見光、Nomarski DIC和紅外-DIC。
聚焦旋鈕靠近雙手易于操作
微調焦控制位于顯微鏡主體的兩側前端。
可鎖定的粗調焦位置
轉入所需的孔位時,可以用粗調焦旋鈕升起物鏡,然后將其地放回原位。
用于保護元件的防水板
通過隨附的磁鐵固定的防水板提供了防止液體溢出和濺灑的保護作用。該防水板足夠大,可以保護鏡架、聚光鏡和聚焦設備。
遠程電源和手動開關
透射光用遠程TH4電源設計沒有配備冷卻扇,以最大程度減小用電噪音。能夠進行開/關和強度控制。可以與選配的TH4-HS手動開關組合使用,在最大距離遠離法拉第籠的位置提供光強和開/關控制。
更多選擇的物鏡轉換器
擺動式物鏡轉換器WI-SRE3具有的纖細集成設計和前后擺動運動結構,能夠在更換物鏡時不干擾電極和顯微操作設備。物鏡接口采用了防震的彈簧結構。滑出式物鏡轉換器U-SLRE設計用于固定一個大直徑低倍熒光物鏡(XLFLUOR 2x/340或4x/340),以及一個具有正常(RMS)直徑螺紋的物鏡。物鏡轉換器的移動是一種簡單的水平滑動。單孔位物鏡轉換器WI-SNPXLU2設計用于安裝的大直徑XLUMPLFLN20xW物鏡。RMS適配器WI-RMSAD能夠將具有RMS螺紋尺寸的物鏡固定到WI-SNPXLU2上。
WI-SRE3
U-SLRE
擺動滑出式物鏡轉換器避免了氣泡的產生
IX-SVL2通用載物臺可用于左/右手操作,并能夠實現穩定的標本X-Y移動。
BX51WI+IX-SVL2
針對各種需求的功能和解決方案
可調節用于小動物實驗
鏡臂高度抬升裝置(WI-ARMAD)提供了額外的40 mm的間隙距離,安裝在顯微鏡鏡架與反射光照明器之間。小動物實驗通常不需要透射光,因此允許取下載物臺下的聚光鏡組件。取下后,載物臺可以再降低50 mm,使間隙距離增加達到90 mm。
可調節用于小動物實驗
添加并控制光源的附加裝置
燈箱適配器U-LHAD允許在顯微鏡鏡架與燈箱之間安裝雙接口U-DP。
U-RFSS
長方形視場光闌U-RFSS設計與CCD相機組合使用,防止成像區域邊緣的標本發生光漂白。
用于注射實驗的載物臺和適配器
載物臺適配器WI-STAD設計用于將傳統顯微鏡右手載物臺或左手載物臺固定到WI鏡架上。BX2載物臺(U-SVRB-4,或U-SVLB-4)的緊湊型設計減少了標本與操控器之間的距離,并為注射創建了穩定的平臺。
BX51WI+WI-STAD+U-SVRB-4
紅外用中間變倍裝置
配備有2倍的中間變倍位的U-ECA能夠為相機或觀察者實施快速倍率轉換,而無須更換物鏡。U-CA配備了一個四孔位撥盤,能夠在1倍、1.25倍、1.6倍和2倍之間完成快速切換。所有變倍裝置都可以安裝用于固定各種相機的標準奧林巴斯適配器。
*不建議將U-ECA和U-CA用于U-TR30三目鏡筒的紅外觀察。
紅外用型視頻放大接口
U-TVCAC配備有帶1倍、2倍和4倍紅外校正孔位的3孔位撥盤。 包括一個標準C型頂端接口。
技術規格:
觀察方法 | 明場 | ? | |
暗場 | ? | ||
熒光(藍/綠激發) | ? | ||
熒光(紫外激發) | ? | ||
微分干涉 | ? | ||
IR-微分干涉 | ? | ||
簡易偏光 | ? | ||
照明器 | 透射式柯勒照明器 | 100W鹵素燈 | ? |
熒光照明器 | 100瓦汞燈 | ? | |
光導照明 | ? | ||
聚焦 | 聚焦機制 | 物鏡轉盤聚焦 | ? |
中間變倍器 | 手動轉輪 | ? | |
物鏡轉盤 | 手動 | 搖擺(2孔) | ? |
載物臺 | 手動 | 帶右手控制旋鈕的機械式載物臺 | X: 76 mm, Y: 52 mm |
左手短柄傳動式載物臺IX-SVL2 | X: 50 mm, Y: 43 mm | ||
聚光鏡 | 手動 | 通用聚光鏡 | NA 0.9 / WD 1.5毫米,1.25X-100X [搖擺:1.25X-4X,帶浸油頂透鏡:(NA 1.4 / WD 0.63毫米)] |
搖擺式聚光鏡 | NA 0.9 / WD 2毫米(1.25X-100X) | ||
長工作距離聚光鏡 | NA 0.8/ W.D. 5.7 mm (5X–100X) | ||
長工作距離微分干涉聚光鏡 | NA 0.8/ W.D. 5.7 mm (10X–100X) | ||
長工作距離傾斜聚光鏡 | NA 0.8/ W.D. 5.7 mm (10X–100X) | ||
觀察筒 | 寬視場(FN 22) | 三目觀察筒 | ? |
紅外三目觀察筒 | ? | ||
正像三目觀察筒 | ? | ||
尺寸(寬×深×高) | 317.5 (W) x 567 (D) x 503.8 (H) mm (落射熒光配置) | ||
重量 | 19 kg (落射熒光配置) |
累計評價
0